昨日,大渡口中華美德公園,市民在散步游玩,多散步能適當緩解抑郁情緒 本報記者陳浮攝
“我郁悶!”我們時常聽到身邊的人這么說,我們自己有時候也禁不住這么說,有的人甚至把這句話當成口頭禪。但是,絕大部分的人都不知道,當你經常喊“郁悶”的時候,有可能抑郁癥已經找上了你。
感到有些抑郁?去試著散散步吧。英國一項最新研究再次支持了散步在緩解抑郁方面的有效性。
過半職場人士多少都有點抑郁
中國健康教育中心曾針對我國6省市13177名職業人群心理健康狀況進行調查,結果顯示,我國職業人群的焦慮和抑郁狀況較為嚴重,過半人群存在抑郁,25.60%的人處于輕度抑郁,23.52%的人處于中度抑郁,1.58%的人處于重度抑郁。這么算起來,身在職場的我們,過半都或多或少有抑郁的情況存在。
“經常喊郁悶的人,有可能抑郁癥已經找上你了。”新橋醫院神經內科專家戴光明說,郁悶也有程度之分。輕度的郁悶屬于情緒障礙,不在疾病的范疇中,而如果郁悶沒來由、持續時間長、影響到正常生活,就要警惕抑郁癥了。
“正常的情緒郁悶往往有明顯的原因,如升職沒升成、家中有親人生病、錢包丟了等。這種時候出現的情緒低落、煩躁、焦慮等癥狀都是很正常的,一般情況下兩周左右就會消失。”戴光明說,而抑郁則不同,通常來得莫名其妙,而且持續時間很長,并且影響到正常的生活了。
15%有抑郁癥狀的人會“演變”成抑郁癥
戴光明說,其中,15%有抑郁癥狀的人會“演變”成抑郁癥,最危險的就是因抑郁癥而自殺,且比例比較高。戴光明說,與高發病率和自殺率形成鮮明對比的是,90%的抑郁癥患者都意識不到自己可能患有抑郁癥。
身在職場的人士抑郁也有一些比較明顯的癥狀,比如,厭倦工作,難以提起興致,常常感到身心疲憊;不愿起床、逃避工作,找理由賴在家,害怕面對上班的時間,常常遲到早退,處理公務時拖拖拉拉;內心缺乏安全感,時常感到恐懼、擔憂,經常產生跳槽或轉行的念頭,或是畫地為牢,變得極其認命;總覺得壓力過大,難以承受,常常感到瀕于崩潰。
試試散步也能緩解抑郁
運動能緩解抑郁,這是醫學界比較統一的共識,對一些輕度抑郁患者來說,常見的醫療建議不是服用抗抑郁藥,而是試試運動的效果。
這是因為運動在加強新陳代謝的同時,能疏泄負性心理能量,防止抑郁癥的發作,比如在跑步時,大腦會大量分泌內啡肽,也被稱為快樂激素或者年輕激素。它能讓人產生歡樂、愉快、滿足的感覺,可以幫助人排遣壓力和憂郁。但是散步這種強度不大的運動是否也有類似的效果,過去相關研究的結果不完全一致。英國的這項研究支持了散步的有效性。
英國斯特林大學等機構的研究人員最近在《精神健康與身體運動》雜志上報告說,他們對過去有關抑郁和散步的大量研究進行綜合整理和分析,從中挑選出300多名適合對比分析的抑郁患者的數據,最終得出的結論是散步在幫助治療抑郁方面的確有效。
研究人員說,散步的好處是方便易行,不需要專門花錢,在時間上也可以融入日常生活之中,是一種值得推薦的緩解抑郁的好方法。
建議最開始每天步行1500米
戴光明教授說,當然,這里所指的散步,并不是隨隨便便走幾步就了事。首先,散步應盡量選擇在優美、安靜的環境中散步,如果有貼心的人在一起說些幽默或者貼心的話,效果更好。
不過英國的研究人員也表示,對散步功效的一些細節還需要深入研究,比如對某種程度的抑郁患者來說,要通過散步達到較好的效果,需要每天散步多長時間、最佳的步伐速率是多少等,這些問題都還尚待解答。
戴光明教授則建議,散步應堅持一段時間,開始的時候散步應堅持每天步行1500米,并力爭在15分鐘內走完,以后逐漸加大散步距離,直到45分鐘走完4500米。而散步的具體時間,最好是在傍晚或晚飯后,因為一般這個時候,抑郁的情緒更容易表現出來。
文章轉載請注明轉自《門窗幕墻英才網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