財政部、科技部、能源局日前聯合發布《關于做好2012年金太陽示范工作的通知》,明確今年金太陽示范工程的支持范圍和補貼標準。根據《通知》,分散建設的用戶側發電項目裝機量原則上不低于2MW,集中應用示范區項目總裝機容量原則上不小于10MW;補助標準原則上為7元/瓦。與2011年實行的9元/瓦的標準相比,今年下降了28.6%。
此前,財政部和住建部曾公布了《關于組織實施2012年度太陽能光電建筑應用示范的通知》,對于建材型等與建筑物高度緊密結合的光電建筑一體化(BIPV)項目,補助標準暫定為9元/瓦;對與建筑一般結合的利用形式,補助標準暫定為7.5元/瓦。與2011年光電建筑6元/瓦的補貼標準相比,提高了3元/瓦。
兩項太陽能發電補貼新政的一升一降耐人尋味。業內專家認為,“金太陽示范工程”的補貼降低,主要歸因于晶體硅組件價格去年下半年來的大幅下降。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副理事長孟憲淦介紹稱,去年同期光伏組件國內市場價格每瓦10多元,現在已經降到每瓦6元左右。同時,這也顯示出國家相關部門對光電建筑一體化越來越看重,因此通過加大補貼等經濟手段來促進BIPV系統與建筑物的一體化程度。
由于光電建筑一體化在節能減排方面的優勢并具有良好的市場前景,全國政協委員、漢能控股集團董事局主席李河君表示,他將在今年兩會期間提交提案,呼吁國家對BIPV(光伏建筑一體化)進一步加大政策傾斜,使其成為我國擴大內需、實現產業轉型升級的生力軍。
BIPV受到青睞主要得益于其對于節能減排所起到的積極作用。住房與城鄉建設部發布的《“十二五”建筑節能專項規劃(征求意見稿)》提出,到“十二五”末,建筑節能領域要形成1.16億噸標準煤節能能力。為實現這一目標,該征求意見稿明確指出,到“十二五”期末,力爭新增可再生能源建筑(主要為光電一體化建筑)應用面積達到25億平方米,在“十一五”約4000萬平方米示范面積的基礎上提高60多倍。
據測算,全國現有及新增新能源建筑物一體化潛在的市場裝機容量,到2020年約10億千瓦左右,相當于新增368葛州壩、或45個三峽。其中,薄膜太陽能因其質量輕、透光性好、柔韌性好、成本優勢,不破壞建筑美感,在BIPV領域具有先天優勢。同時,薄膜電池可在任何形狀的襯底上制作,可直接做成屋瓦式太陽電池,可極大地節省安裝空間,減少系統成本。
瑞士投資銀行Sarasin銀行發布的太陽能光伏產業調查報告顯示,目前,第一太陽能、通用電氣,夏普、昭和殼牌和漢能控股等薄膜太陽能產業的頂級公司均在迅速擴張中。其中,漢能控股集團是國內最大的清潔能源發電企業,該公司從2009年以來,已在四川雙流、廣東河源、浙江長興、山東禹城等地建成生產基地,2012年預計將形成2000兆瓦的產能。
文章轉載請注明轉自《門窗幕墻英才網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