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南轅北轍》是我們在小學時學到的一則寓言,出自《戰國策. 魏策四》,原文為“猶至楚而北行也。”其中講述的哲理就是:方向是我們一切行動正確的保障,方向比努力更重要!
辛苦努力工作,卻沒有好的成就
秦剛(化名)讀高中時覺得做律師社會地位高,又能多賺錢,所以大學報考了法學專業。但是,畢業真正去工作了,秦剛卻發現這個行業并沒有自己想的那么容易成功。雖然已經通過了司法考試,但是在事務所工作了三年,剛開始做一些打雜的工作,后面真正開始做見習律師了,卻一直接不到好的案源。自己一個外地人,辛辛苦苦的出去跑客戶,但是一沒有背景,二沒有能力,很是困難。到現在,自己還是拿著微薄的工資,處在“吃了上頓愁下頓”的彷徨之境中走不出來。開始幾乎每年自己都會參加公務員考試,但是每次都以失敗而告終,有時候真是抱怨老天的不公,為什么自己這么辛苦努力,卻一事無成。自己現在不想再考公務員浪費時間了,也不愿意再呆在事務所了,青春都快耗盡了,這樣的日子受夠了。現在,很想找個出口,但是卻很迷茫,不知道到底該往哪里走了?
獨之秀職業顧問分析
律師是強弱差距懸殊的行業,知名大律師年收入上百萬、上千萬的都有,但有很多律師都是疲于糊口,年收入不過萬,有的甚至無錢交納年檢費或會費而被迫轉行。對于初入行的律師來說,90%的人其收入只能維持基本的生存。收入低、沒案源、沒經驗、沒人指導,這是青年律師入行后面臨的最主要的困境,也是秦剛遭遇的問題。
秦剛在律所實習一年好不容易通過了司法考試,還要再等執業證的申請,所以前兩年機會是沒有薪資的,只能靠家里救濟和外面做點兼職來養活自己。等到自己終于可以接案子了,卻發現成本就更高了,像跑關系的費用、辦案時和有關部門的溝通費用,不辦案時維持關系的費用等等,這些都讓家境并不是很好的秦剛很頭痛。當然,更不用說找客戶的艱難了。
在國內,律師事務所只是一個松散的組織,案件的來源主要靠自己的人脈關系,無論大所小所都是這個情況。沒有案件做就沒有收入,律師始終處在一種動蕩當中,F在律師尋案源還處于原始狀態,主要依靠社會關系,往往都是家人、朋友、以前客戶介紹,但是秦剛這些資源統統沒有,加上他性格內向、不擅長交際、口頭表達能力也較差,很難去積累社會關系和人脈,所以一年辛辛苦苦下來卻沒有什么好收獲也是正常的。雖然普遍來說,律師職業都是起步難,過了前面三五年的過渡期就會慢慢好轉,但是也得看自己是否真正適合做這塊,有沒有能力去做好。獨之秀職業顧問建議,如果本身資質有限,也很難靠后天去改變,那么堅持下去只是錯誤,不如尋求自己真正的職業道路。這也是為什么,過渡期后,兩極分化,有人能一飛沖天,而沒能“長好”的年輕律師就像秦剛這樣的,即便自己不放棄也會被市場無情地“處理”掉。這些殘酷的現實,在秦剛選擇這個職業前是并不清楚的,所以不適合、能力不匹配、沒有良好的資源背景都導致了最終的結局。
方向比努力更重要
在現代職場上,不管各行各業各個崗位上,像秦剛這樣的情況存在不是少數。許多人每天都是“兩眼一睜,忙到熄燈”,他們覺得自己很勤快,工作很辛苦。但是,到頭來也許做了多年的“無用功”,一事無成,還容易被社會淘汰,被他人代替。
有一年的清華大學畢業典禮上,校長送給了畢業生一句話:“未來的世界,方向比努力重要。”的確,現代社會中,信息是瞬息萬變的,機遇是稍縱即逝,如果不及時修正錯誤道路,走得越遠就錯得越深。比如鉆探石油,如果沒有找對位置,再怎么鉆探,也冒不出石(續致信網上一頁內容)油。獨之秀職業顧問認為,工作同樣如此,在自己準備大展拳腳之前,必須要先確定方向是正確的。有了適合自己的方向,才能保證自己有成功的可能性。否則很容易離正確的目標越來越遠,虛度了青春卻難以回頭。
文章轉載請注明轉自《門窗幕墻英才網》